感覺好久沒有做麵包了
現在也是幾天沒打麵糰渾身不對勁的狀態啊 XDDD
前兩周好像有點忙碌 總之是不在狀態上
這周終於有空來做麵包了!! 超期待
從禮拜四晚上就開始排進度了
這周原計畫是芝麻吐司、牛角、佛卡夏
牛角是NiNi好幾天前就吩咐的: 媽媽你好久沒做牛角麵包給我吃了!!
這能不做嗎!?
芝麻吐司是NiNi之前很迷戀 而我也很想念的一款 來做
佛卡夏是我自己想快點複習 都上課過兩週了 XDDD
時間排一排是剛好可以應付啊 把流程表都排好了!!
禮拜五晚上有記得冰水 夏天室溫實在是太可怕了 水溫來得很重要
禮拜六起來就開始秤料 準備先做芝麻吐司
這次麵粉用的是洽發的高筋
水溫有控制在三度 室溫31.4度超熱
開始打麵糰了
這份麵團一直不成團 打了十幾分鐘後還是糊糊的不成團 而且溫度也已經有點高了
我中間一度猶豫要不要加奶油 還是要到這程度就停手重來
後來還是把奶油丟進去了 想說加進去試看看能不能挽救
結論就是不行 沒救 整個還是不成糰 氣到丟掉
之所以決定要丟掉不要繼續試 是想說我的時間比材料貴
不想要都花時間做完才發現失敗或是不好吃
就把麵團挖出來丟進垃圾桶了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丟麵糰啊 XDDDD
後來更生氣的是它在垃圾桶裡還在長大 看了就有氣 XDDD
馬上再第二次秤料 慌慌張張的秤料 因為有牛角秤到一半的材料們弄得有點混亂
還好反覆再次確認材料應該是秤對了!!!
馬上把冷氣打開 我材料跟時間絕對比電費還貴的(怒)
第一回合呆呆地把伊絲妮奶油丟進去就已經很悔恨了 還好芝麻還沒下 XDDD
第二回合水分下手就保守得多 留1/4的水分慢慢下 中間補了幾次 到摸起來不粗糙就停手了
後來把剩下的水分再秤一下 還留了20g啊 大概有6%左右 不能算少啊
後來問凱特 洽發吸水性有比較差一點 (我可以對麵粉生氣嗎 XDDDD)
後來麵團完成溫度還是來到28.3度 還可以還可以 未來希望可以再控制更好一點就是!!
接下來的步驟就比較得心應手了 滾圓 切割 鬆弛 桿捲
開了冷氣室溫大概28度 後發有移到更溫暖一點的房間 大概在30度左右
這次吐司桿捲的部分也比之前好一些 有乖乖把桌面清空一點再來桿 麵糰有均勻一點
雖然最後捲的部分還是有沒完整包覆的部分 還有很多可以改進啊!!
側邊都比以前平滑了耶 開心
組織也不錯 但看得出來桿捲沒做好 角落還有洞洞跟泡泡
這條是比較沒那麼漂亮的那條 另一條的切面有好一點 但沒拍 XDDD
牛角的部分 這次用洽發跟安東的T65
水溫控制在3度 因為麵團的完成溫度要求在更低一點啊
水分也下的很小心 有控制不要讓冰塊進去而是冰水進去
中間還加點水融冰塊才加入 超怕溫度太高的
這次水倒是跟食譜上的量一樣 因為不完全是白麵粉嘛 XDDD
麵團完成溫度在25.6度 嗯 還可以 但是也是期待再更好一點
發酵溫度也是在冷氣房28度發酵 後發有移到稍微溫暖一點的地方 大概29度吧
牛角的桿捲我也覺得很有趣
我這次有比較注意捲的時候盡量只壓到最外邊 中間的部分盡量不碰到
所以尖角有比之前明顯一點 下次要保持這個好習慣 (笑)
捲了一半之後中間有一度被小朋友中斷 處理好小孩才來繼續桿剩下的幾顆
不知道是不是鬆弛時間比較足夠的關係 後面捲的那幾顆比較美耶!!!
(應該很明顯下排是比較後面才捲的吧 XDDDD)
這次的牛角都有長出睫毛 看了覺得超欣慰的
有一顆結尾沒有壓在底下飛起來了 我跟凱特戲稱他為瀏海哥 以後要記得壓好啊 XDDD
未來想再把水滴弄長一點 讓牛角可以多幾層捲捲 再來練習吧!!!
牛角烤的時候有點狀況 中間大概烤10分鐘左右烤箱計時器歸零熄火了 但我沒注意到
中間應該中斷了有4分鐘以上吧(憑感覺) 後來補烤時間就更拉長了些 印象中有多6分鐘吧
還好是有石板嗎 不然狀況會再差一點
ㄟ 沒有佛卡夏的戲份!?
因為小孩起床了有點難處置 佛卡夏就又先放生了 XDDDD
這次的成品兩款都還不錯
芝麻吐司水分跟彈性都很不錯 單吃就很好吃了
隔天早上拿來做熱夾土司 夾美乃滋肉鬆蛋覺得好香啊
隔天下午拿來當下午茶就直接撥了吃 沒加熱也一樣很好吃ㄟ
星期一早上夾了甜的吐司 《咖啡館Style三明治》草莓花生香蕉吐司 P. 96
這個做帕尼尼也是好吃到翻天
牛角其實皮有一點點偏硬偏厚 感覺是因為中間有停火的關係啊
不然這次中心的麵糰好柔軟 一層一層的剝了吃也很好吃啊!!!
這天晚上的晚餐不想弄太麻煩
除了麵包跟蔬菜是自己烤的,其他都加熱或切切就擺上了
大人一人一顆牛角麵包 小孩兩人一顆
外殼稍微硬了 但中心還是很柔軟的
拿來沾羊膝的醬汁或是跟生火腿一起吃都很討喜啊
牛角材料 第一次整理
放調理盆 第一次發酵後
分割 發酵
整形後 最後發酵後
(上排先捲的就沒那麼多層次跟沒那麼漂亮啊)
芝麻吐司麵團
第一回合的材料們 不成團的麵團
第二次慌忙中秤完的材料 還沒完成的麵團
接近完成的麵團 第一次整理
丟進調理盆 第一次發酵後
第二次整理 丟進調理盆
第二次發酵後 切割滾圓
鬆弛後 第一次桿捲
第二次桿捲 後發後